这种慢地震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因为其特殊性,实际上常规的地震时间段、伤害大,并且每次地震的情况都不一样,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所以,想要攻破这项技术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首先要进行常规处理,常规处理是一种基础处理。它是以提供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地下地层形态和各种地质现象为主要目的的一套处理方法。常规处理的几个主要处理流程为预处理、水平叠加处理、叠加偏移处理。预处理 野外记录送到处理站以后,首先要把野外地震记录的格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格式。
如果两次地震震级较小(小于里氏5级),一般可以认为是该区域的背景地震,也就是地壳基本的常规活动,比如:12和15山西运城刚发生的两次4和0级地震。这类地震基本不会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但如果是很多小震密集异常发生,也不排除是未来大震的前震。
摘要 震级修订是世界各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参数测定工作的常规工作的一个环节。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台网速报的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级;5天后修订为“面波震级”0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中心(NEIC) 速报的结果是“矩震级”8级;不久,将其修订为“矩震级”9级。
1、地震信号处理就是对野外地震记录进行一些运算,从中提取有关的地质信息,为地质解释提供可靠资料。地震信号处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只是简单地改造野外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滤波、反褶积、动校正及共中心点叠加。到了90年代,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陆文凯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地震信号处理及相关技术领域,他的研究项目涵盖了多个重要方向:从2006年12月至今,他主导了盲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863项目。2006年6月至今,他负责了自动异纤分拣仪的视频检测及控制系统研究,这是横向合作项目。
3、Seismic Unix,简称SU,是一个专注于地震数据处理的先进系统。它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从早期版本到成熟的SU3,见证了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角色。这个处理操作系统特别针对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尤其是地球探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等领域进行深入分析的科研人员设计。
4、CWT的意思为压缩波形变换。CWT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为了更具体地了解CWT,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基本定义:CWT是一种用于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时频表示方法。它通过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压缩和扩展操作,以获取信号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下的特性。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信号。
5、对离群点不敏感:STAA的计算方法是对每个时间段内信号的振幅取平均值,因此对于信号中的离群点(outlier)不敏感。即使信号中存在一些异常值,也不会对整个信号的STAA值产生太大的影响。可用于信号分类:STAA可以作为信号分类的特征之一,不同类型的信号具有不同的STAA值。
6、沿层提取属性获得的是各类属性沿界面横向变化的信息,常用来预测薄储层和与断层有关的隐蔽油气藏。各种不同属性分类都有对应的地质意义 (表5-4),用来指导工作中采用合理的属性提取方法。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不断的深入。世界上先后有十几家公司生产的基于中型机和工作站上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系统,如SGI、GEOQUEST、LANDMARK、WGC、GECO、GEOSOURCE、SSC、GEOFRAM E等等。
指导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提升他们实际操作地震资料提取地质信息的能力。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在GeoFrame地震解释软件系统中操作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包括加载、层位追踪、层序界面识别与解释、断层解释和断点组合等步骤。
时移后地震数据的属性分析工作除了不需要进行地震属性优选外,其他步骤基本与时移前的地震数 据的属性分析工作相同。时移地震的分析解释技术中,油藏变化引起的反射时间变化应是一个重要的特 征参数,但对于地震属性提取的反射层位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时移后地震数据的层位标定与追 踪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处理流程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处理流程:地震纯波数据是未经修饰性处理的原始地震数据,而地震成果数据是在纯波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经过修饰性处理得到的结果。应用范围:地震纯波数据主要用于地震勘探、地震工程等领域,而地震成果数据则用于地震分析、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评估等领域。
地震数据要使用经过保幅处理的纯波数据,解释层位要求闭合良好,断层组合好,保证建立的模型可靠合理。在确认这些条件都达到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再进行反演工作。 图5-18 LW3-1-1井测井曲线处理结果 首先提取井旁道的子波制作出合成地震记录并与实际地震数据相关,对各目的层段进行精确的标定(图5-19)。
两套地震数据分别进行了三种方式处理 即保持振幅的纯波处理、高分辨率高频恢复处理和时移匹配处理。
地震勘探过程由三个关键阶段构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首先,数据采集在野外通过布置多个检波器,通常按照与地质构造走向垂直的方向进行,检波器数量根据需要从24到1000个不等,形成记录道。记录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带上,以便回放和图形显示。
地震勘探过程由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3个阶段组成。 在野外观测作业中,一般是沿地震测线等间距布置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安排测线采用与地质构造走向相垂直的方向。依观测仪器的不同,检波器或检波器组的数量少的有24个、48个,多的有96个、120个、240个甚至1000多个。
如何实现二维地震勘探呢?将多个检波器与炮点按一定的规则沿一直线(称测线)排列,在测线上打井、放炮和接收。采集完一条测线再采集另一条测线。最后得出反映每条测线垂直下方地层变化情况的剖面图(二维剖面图)。这种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开始使用直至今天。
地震勘探的三大环节: 野外采集, 室内处理, 资料解释。(1) 野外采集:按照预先设计的观测系统,炮点激发、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得到原始地震资料(按时分道)。数据通常记成SEGB或SEGD格式,班报有电子格式的和手写格式的。这一部分工作由物探地震小队完成。
地震资料采集是整个地震勘探过程中的第一步,它在野外进行,分为施工设计、试验工作和生产三个阶段。施工设计阶段,地质学家会踏勘工区,确定地质任务,规划地震测线的位置,设计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方式,选择合适的设备,制定安全和环保措施。